手机到底需不需要手机壳——是必要的保护,还是画蛇添足?

关注我们的 WhatsApp 频道, TikTokInstagram 以观看最新的短视频 - 开箱,测评与第一手新闻资讯。

许多人买新手机的时候,总会面临一个经典难题:手机还没有套壳,不能先用……在这个问题上,“裸机党”和“壳粉”之间的争论早已成为日常对话中的“修罗场”。为了帮助你找到答案,小编下面将从多方面分析,看看手机壳究竟是生活中的保护伞,还是让美感折腰的累赘。

大马人的“手机壳文化”

在大马,手机壳几乎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。想想看,无论是在Mamak档吃Roti Canai,还是在LRT上刷社交媒体,手机壳的“出镜率”都非常高。我们有炎热的天气、湿润的环境,以及忙碌的生活节奏,这些都增加了手机意外摔落或进水的风险。

许多人买了新手机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它选一个合适的手机壳,甚至有可能手机还没买到,壳就先买了几个等着换穿。不仅有各种设计精美的壳能满足个性化需求,还有强化保护壳,可以帮手机在掉落时“绝处逢生”。特别是对于学生和年轻人来说,修一次手机屏幕的费用足以让他们大喊“心碎”,所以花几十块买个壳反而显得很值。

裸机党的坚持

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种“全副武装”的方式。一些裸机党认为(小编其实就是裸机党份子),手机壳的存在完全“玷污”了原本精美的设计。尤其是一些旗舰机型,它们主打高端材质和精致做工,却被一块塑料壳遮得严严实实,这在他们看来是“暴殄天物”。

裸机党的核心观点是:手机作为一个设计精致的电子产品,应该尽情展示它的原始美感。对于他们来说,手机壳不仅让手感变差,还让手机看起来像个“普通工具”,完全丧失了应有的科技质感。如果真的不小心摔了,修就修吧,他们宁可承担这样的风险,也不愿牺牲视觉和触觉的享受。

拿iPhone举例:在Apple的设计哲学中,iPhone一直追求简洁优雅,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,力求在手感和视觉体验之间找到平衡。例如:

  • 材质的选择:从iPhone 4的玻璃后盖,到如今的陶瓷盾面板,这些材料不仅耐用,还散发着高端科技的美感。
  • 边框设计:铝合金或不锈钢边框,不仅提供出色的握持感,还让手机重量与强度达成平衡。特别是iPhone 12之后的直边设计,既复古又时尚,拿在手里像艺术品。
  • 抗摔能力:Apple在硬件上投入了大量研发,像陶瓷屏和防水功能,已经让iPhone足以应对普通的使用环境。

可以说,Apple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在传递一个信号:它希望你裸机使用,从而感受科技与美学的结合。

再拿HONOR来举例,这个品牌同样在工业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,尤其是近年来的旗舰机型。就以 HONOR Magic 系列来说,它们的设计可不是随便凑出来的,而是经过大量研究与测试,力求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裸机体验。

  • 背板材质:HONOR 使用高端玻璃或纳米工艺打造背板,提供了出色的光影效果和握持手感,裸机时光泽十足,宛如艺术品。以HONOR X9c为例,磨砂质感的后盖不仅颜值高,还具备抗指纹性能。裸机状态下,它的光泽和触感是壳无法替代的。
  • 耐摔能力:很多 HONOR 机型的玻璃背板和屏幕都经过强化处理,比如搭载抗摔技术的 Magic 系列,让手机拥有更高的抗摔能力。
  • 防护等级:旗舰机型如 HONOR Magic5 Pro 支持 IP68 级防尘防水,理论上可以裸机面对日常使用环境的小意外。
  • 轻薄设计:HONOR X9c 机身非常轻薄,边框过渡圆润,裸机使用时的握持感无可挑剔。如果加装手机壳,可能会削弱这种轻盈感。

这些特点让 HONOR 手机在裸机使用时非常舒适,且能够应对轻度的使用风险,展示品牌在设计上的独特美感。当然,许多其他的手机品牌,例如Samsung、Xiaomi、OPPO 和 vivo等,在设计上都有独特的美学语言,包括玻璃背板和金属边框,它们的反射效果、触感和质感都是保护壳难以还原的;以及渐变色工艺,背盖采用独特的渐变色或特殊涂层,只有在裸机使用才能展现原汁原味的美感。

实际风险与妥协方式

从实际情况来看,手机的耐用性确实有所提升。例如,一些高端机型已经配备了更强大的玻璃材质,比如大猩猩玻璃Victus,甚至支持一定程度的防摔防刮功能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就是无敌的。无论是摩托车上的意外掉落,还是厨房里不小心掉进水槽,好的手机壳发挥了作用,依然可以为你省下一大笔维修费。

对于那些既爱裸机又怕摔的用户,其实也有折中的办法。例如,可以选择透明轻薄的手机壳,既不掩盖设计美感,又提供了基础保护;或者只给手机屏幕贴膜,用来防刮。甚至,一些专为裸机设计的边框壳,也能在保持手感的同时,增加一份安全感。

在大马,使用手机壳的另一个好处,就是避免手机“受潮”的问题。毕竟,我们的天气湿热,而手机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对手机内部零件的影响。同时,一些手机壳还具备卡槽功能,可以方便地存放身份证或Touch ’n Go卡,实用性非常高。

当然,手机壳的选择也反映了个性化的一面。你或许会在pasar malam找到价格实惠的基本款壳,也可能在购物广场淘到高端定制版。如果你喜欢潮流,带有动漫图案或者“bling bling”设计的壳总能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。

选与不选,取决于你!

其实说到底,手机壳的存在并没有统一的答案。它是工具,还是累赘,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。如果你注重手机外观,且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,不妨选择裸机;如果你追求安全感,手机壳就是你的好帮手。

无论如何,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不必为了一个壳纠结太久。人生在世,怎么方便怎么来,才是最重要的。

小编总结以下几点:

  • 手机套上手机壳会影响手机散热功能
  • 手机壳会影响手机信号
  • 手机壳对身体健康有影响
  • 手机壳会影响手机美观
  • 唯一好处就是防止手机摔坏

所以,小编提醒大家,在给手机“穿”手机壳时,千万不要贪图便宜——选择质量好、性价比高的手机壳,既能保护手机,也不会影响手机信号和散热功能。那么,你的手机现在是“裸奔”,还是“穿衣服”呢?小编的iPhone基本上只会在新年的时候穿新衣,其他时间都是裸体的哦!

更多的科技资讯,请继续守住TechNave中文版!

大家来评论

手机到底需不需要手机壳——是必要的保护,还是画蛇添足?

| 手机测评/专题, 测评/专题 |